“撷来野艾和霜捣,揉入糯粉共碧,蒸笼上氤氲萦旧梦,屉间馥郁涨新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深同学们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近期在学生食堂一楼举办“凝春聚团 传承匠心”青团制作活动,将指尖青意的揉制成团,用匠心守护传统劳作技艺的温度。

“青团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寒食粿,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穿之,插于门楣’,青团的制作方法在《随园食单》中亦有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碧绿的翠色与糯米的软糯交织,奏响劳动的美妙序曲。食堂工作人员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青团的制作步骤,从榨汁、揉面,再到包馅、搓团成型,每一步都蕴含着劳动智慧。

同学们纷纷化身 “美食匠人”,在揉、捏、搓间感受劳动的乐趣。在食堂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专注地将青团粉与热水反复揉匀,再把面团分成小块,小心翼翼地包入各种各样的馅,搓成圆球……有人专注地将豆沙馅裹入青团皮,有人发挥创意将青团塑造成花朵、小动物的模样,通过反复操作,同学们一步步磨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












匠心创造美好,传承赋予新生,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是思维与实践的共舞。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会制作青团这一传统美食,更是我院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动手与协作能力,传递了温暖与关爱,同时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