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近期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活动,充分彰显了学院对教师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系统规划。
01
聚焦制度落地,筑牢规范管理之基
学院将制度学习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组织全院教师深入学习了学校最新发布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考勤管理办法》等核心规章制度。培训中,重点剖析了文件中多项重要修订内容,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清晰理解政策导向与操作规范,为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及实践工作的合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02
着力科研引领,激发创新申报之智
学院特别邀请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李光辉院长来院举办《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体会》专题讲座。李院长以其丰厚的申报经验和卓著成果为蓝本,从项目选题的前瞻性捕捉、研究过程的严谨把控、成果价值的深度凝练,到申报材料的精心雕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他着重强调科研选题需兼具创新锐度与实用价值,鼓励教师们勇立学科潮头,敏锐洞察社会需求,将研究深深扎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沃土之中,极大启发了教师的科研思路与申报策略。

03
深化技术赋能,拓展智能应用之域
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学院组织学习了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同时学院张博宇博士为全体教师带来《大模型的日常工作使用——以DeepSeek为例》的实用讲座。张博士紧密结合自身实践,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教学场景革新、科研数据处理提效以及日常办公智能化方面的强大应用潜力。通过现场生动演示,教师们直观掌握了如何利用大模型进行高效信息检索与分析、开发智能辅助教学工具,为教学科研工作插上智能化的翅膀。

04
严守诚信底线,规范经费运行之轨
为强化科研诚信意识,确保科研经费合规高效使用,学院特邀学校科技处孙怡副处长与财务处刘晓华副处长组织专题授课辅导。孙怡副处长详细解读了最新的科研诚信要求、科研工作量计算规则、纵向与横向项目管理要点,以及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流程。刘晓华副处长则系统梳理了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规定,清晰说明了报销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为教师们依法依规、顺畅高效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此次系列培训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扎实、覆盖全面,从制度规范、科研能力、技术应用、学术诚信到经费管理,全方位回应了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核心需求与关键挑战。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始终将教师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和学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培训机制,拓展培养渠道,致力于为每一位教师铺设多元成长路径,提供坚实发展支撑,全面赋能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与核心竞争力的跃升,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注入不竭的智慧动能!